《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02期 56-59   出版日期:2010-02-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主要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大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大幅减产甚至停产倒闭,尤其是主要以出口为导向的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受到重创。由于我国经济对外需依赖程度较高,部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出现了关闭、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所以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深。总计约有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在2009年面临严重的就业挑战。1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增速显著下降,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尤其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第二、三产业大幅下降,这必然加重大学生就业的下行趋势。第一产业虽然总体来说增长了,但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影响甚微,因为大学生一般不会也难以选择在第一产业就业。第二、三产业集中了大多数的中小型非国有企业、IT行业、高新企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这将导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由于职业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量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人才稀缺,而传统的大学教育已很难满足市场对人才梯型结构的需求。一些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造成了供需不协调。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冲击较大,而这类企业又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所以这势必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造成到校园招聘的中小企业大规模减少,也有不少大型企业取消或缩减了校园招聘计划,如深圳万科集团,2009年地产与物业共招聘80人,比2008年减少了42.9%。此外,由于整个就业市场低迷,留学国外的人才纷纷回国,形成了一股大流量的“海归潮”。这样,企业雇佣有经验人才的成本相对于没有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来说更为低廉,因此进一步缩减了招聘大学生的规模。三是大学毕业生供求的区域失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受危机影响最大,大批进出口公司、中小型企业纷纷减产停产,因此就业岗位突减。加上很多大学生还持有宁可降低工资要求也要选择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不愿向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小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动的不求实际的想法,就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供求的区域失衡。对就业区域高期望的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阻碍了就业。这种就业区域选择的畸形集聚现象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四是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深度影响,如求职所需的时间、可供选择的职位和行业、薪酬水平、招聘人数等,都是个逐步波及和扩大的过程,难以在当年完全显现。这点可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冲击为例。某高校未就业率,在1997年仍然维持在2.3%的较低水平,但到了1998年骤然上升到6.6%。五是即使最终能够就业的毕业生,也常常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尤其是外地毕业生的房租问题)。一方面,即便是同样企业、同样职位,前后两年招聘的员工工资也有可能相差悬殊。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固定的工种可能变为小时工和临时工,进一步降低毕业生的福利和工资[12]。2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
面临的挑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求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主旨,并且紧跟时代的需求,然而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就业指导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新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金融危机下各专业的冷热程度会重新洗牌,特别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但国家两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扩大内需,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必将刺激区域与行业的就业。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面临着如何培养学生在没有机会的条件下创造出机会,在严峻的大环境中营造出较好的小环境的挑战。其二,就业指导同时面对金融危机与甲流疫情。金融危机与甲流先后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为了防控甲流政府部门可能会减少大型现场招聘会,毕业生外出求职也会有一定的染病风险。如何利用网络求职和在求职过程中保护自我成了这一阶段高校就业指导的两个重点。其三,就业指导全程化的问题。全程化要求高校从入学起,就业指导人员就应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才阶段的特点,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重视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而这一点常常被很多高校所忽视,等到毕业时只好采取急功近利的补课措施,但是起点往往很重要。其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弹性问题。就业前景黯淡要求加大大学生薪酬预期的“弹性”,要求大学生求职时意愿降低薪酬标准或“随机应变”,并且增大他们对薪酬期望值的跨度和弹性,而就业指导在这方面的做法也还有所欠缺。其五,毕业生的心理调适任务加重。就业压力增大导致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情绪波动,少数人抱怨社会和政策,把不好就业归结于就业新体制、高校扩招和经济形势等。第2期熊毅,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2卷
3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3.1通过梳理历史来理解1949—1962年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就业分配体制,采用由国家“培养、分配、使用相结合”的方法。文革期间和恢复高考后政策虽有所调整,但计划分配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计划分配的旧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主要有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隐性失业严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公平与效率问题日益明显。大学生从入学始就等着分配,无需担心就业。毕业时就业按计划进行,不曾与用人单位谋面,无论愿意与否都要服从。一旦分配就业,就同工资、编制、职称、劳保、社保完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关系,甚至几十年无法挪动。这种稳定的结构严重地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打击了大学毕业生发展的积极性。分配过程中,人事权力集中于行政长官,走后门现象时有发生。有关系者分配到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无关系者流向基层单位和老少边穷地区,引起许多毕业生及家长不满[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各级人才交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网络逐步建立,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1994年,“市场配置人力资源为主,计划调配为辅”的新体制与“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制度确立。新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用人环境。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拥有了择业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选择其人职匹配的岗位。选择的区域更广,必要时可以流动。公务员考试和供需见面等竞争方式也较以前的分配更显公平,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力。总之,新制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公平的环境。各高校应在大学生毕业前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或讲座回顾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指导他们降低期望值,凭真才实学竞争,理智地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国家重点投入的区域和行业流动。3.2通过中美学生成长历程的比较来分析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自由选择今后想做的事。家长和老师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规划人生,孩子们在课后和假期都参加许多有组织的联盟活动,家长一般都认为这些活动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15~16岁美国孩子就可以正式开始工作,但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0小时,高中毕业时他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工作。大学时期许多美国家长不再支付子女的费用,大约有2/3的美国大学生都参加工作,承受着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4]。我国的家长受“十年寒窗、苦读成才”等传统文化影响,孩子的一切都围绕着高考来安排。家长都会安排孩子参加一些特长培训班,并且要求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力求获得一些证书。从小学到高中,除了正常的学校教学外,学生们还要利用晚上和假期补习各门功课,目标是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课后和假期几乎是在特长班和补习班度过的。大学期间由于远离父母,约束减少,空闲时间剧增,许多大学生除了考前突击外,平常几乎不读书,上网、谈恋爱等成了他们打发时光的主要方式。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时期高考是学生步入社会精英层的准入门槛,高校毕业生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众化教育时期考大学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再也无法定终身了。社会将在高校毕业生中进行新一轮的精英选择,主要形式有: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和竞争就业等。大众化教育时期我国孩子高考的压力已逐渐后移到大学毕业后,成长的历程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孩子承担压力的时期正好是相反的。美国孩子童年时期在尽情的玩耍,大学时期面临巨大的学业和经济压力,注重实用主义的美国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已经为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而在我国的精英教育时期,孩子童年却背着沉重的书包被逼着参加各种特长班和补习班,上了大学后60分万岁。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以“学而优则仕”为代表的精英情结仍然盛行,这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根源。当20多年的心血付出在就业时得不到实现,学生和家长就会大失所望。如果我们再不与时俱进,北大才子陆步轩街头卖肉的故事还会频繁发生。从美国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我国的就业指导教师要在大学生入学教育阶段帮助其梳理总结高考前的教育历程,抛弃一考定终身的幻想,做好大学学业规划,为成功就业而努力奋斗。3.3通过国外相关就业理论来指导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半个世纪。国外许多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工作分层模式”认为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层次不同的两个部分:其一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其二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前景好;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次要劳动市场劳动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主要劳动市场人才往往由于观念的影响不愿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5]。根据目前国内的现状,我们可以认为原人事部组织的各级人才交流市场是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原劳动部组织的各级劳动力市场就是次要劳动市场。大学生就业以人才交流市场为主,即使待业的大学生也很少问津劳动力市场,不愿从事那些比较辛苦的工作。这就是大学生有业难就的重要原因。“工作竞争模式”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6]。“工作搜寻模式”认为如果保持工资水平的稳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互相搜寻的时间将延长,成本增加[7]。“反周期就业模式”认为经济增长时,教育规模缩小,毕业生就业增加;经济增长下降时,教育规模则随之扩大,毕业生就业相应减少。根据以上三个理论,我国的高校扩招不会使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直接影响的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但大学生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将减少,求职时间必然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选择考研或专升本等继续深造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经济不景气时期完成因平常忙于工作而无法参加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据此当前高校应当鼓励大学生升学、参军、支教、参加培训和挂职锻炼。指导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树立只要不挑剔就肯定能就业的信心,适应经济形势,降低成本,等到经济复苏时再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4通过生涯辅导来引导人生不仅仅是职业,职业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美国前总统布什日理万机,但每天也要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完美的人生需要大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人生的8个方面,包括工作、家庭、朋友、健康、锻炼、睡眠、精神文化和休闲爱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很多人在职业生涯成功时,经常在晚上和周末把工作带回家做,整天谈论和担心的都是工作。在此情形下职业生涯的保健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更注重职业与家庭、生活、健康的平衡。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有一个隐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必须健康地生活。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丧失了健康就丧失了一切。拥有健康的唯一途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适度运动、合理膳食、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四大基石。我们可以通过工作和生活平衡测验评价生活的质量,通过调整一些习惯改善自己的生活。首先要确定生活中什么是真正最重要的,对优先考虑的事情做好安排;其次要摆脱一些不重要的活动,创造出私人空间和时间;最后是珍惜健康和亲情,实现完美人生。所以,高校应当努力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向生涯辅导拓展,将就业指导与体育课、保健课、道德修养课等课程交叉渗透、有机结合,以培养体格健全、心智完美的学生。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教育学生加强保健,多参加一些网络招聘,在学习与求职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防控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