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年06期 31-34   出版日期:2008-06-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论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拓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开放与文化多元共同组成了社会变迁的文化图景,文化一方面要共享与传授全球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防御其他类型意识形态的价值输入与文化扩张。“道德指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即体现为一种社会规范。[1]”在多元文化格局的背景和文化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物质载体的承载和传播是以大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精神。就存在意义而言,大学不仅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更包含着社会对其文化意义上的期望,这个过程学术界称之为“隐性德育”。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把隐性德育理论作为现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可借鉴的环境理论加以评价。“隐性德育课程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潜藏或隐蔽在正规或显性的认识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之中或之后的隐性或潜在的德育课程……第二类是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德育环境中制度与气氛的德育因素。[1]”拓展大学的文化影响力既是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承担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社会组织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切实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责任。一、提出高校文化影响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大众文化影响广泛持久,校园非主流文化影响日益明显大众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它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的中性化、商业化,无论是持有什么样政治见解、站在何种立场的人,也无论是持何种价值观念、处于何种利益群体的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文化产品”来消费。在社会生活中,尽管高校的行业领域决定了与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群落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人群知识层次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人群年龄层次以成年的青年学生为主体等,但高校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真空。它以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精神特质而构成校园主流文化的同时,在这个由校方倡导、支持和组织的校园主流文化背后,体现出大众文化特别是非主流文化的显著影响。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的中性化、商业化的大众文化影响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在校园非主流文化活动中充当主要角色,如以好莱坞电影和韩剧为主体的影视流行文化、漠视宗教和文化传统单纯追求时尚的洋节文化、拒绝学习甚至不断颠覆经典回避深刻思考的卡通文化、彰显个性强调小群体趣味和认同的酷语言文化等。(二)高校文化影响力拓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首次明确提出又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阐述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正如美国高校的做法所表现的那样“学校和课堂的气氛、结构和组织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所以教师和学校领导需要考察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的道德含义。这实际上是注重学校文化内涵的建设,即包括信仰系统、价值观念、情感气氛、思维模式、活动形势等难以用文字或符号描述的文化。[2]” 文化问题在变革社会中异常敏感是因为文化认同所引发的价值认同将预示和决定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血脉的存续荣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思考高校文化影响力问题的思想、理论、社会和时代前提,也是拓展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目标。第6期韦春北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论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拓展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
二、限制性强于拓展性是高校文化影响力不足的主要表现(一)高校文化影响力限于地域的表现近10年来,尽管高等教育机构数和招生数都有较快增长,但高校的地域分布受历史和经济原因的影响始终体现出较强的地域特点,表现为地域分布的不均衡。人口数量较多的省区高校数量缺口较大,经济发达省区的高校数量也相对较多,其中,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数量较少(陕西除外)。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少数大城市中。与此同时,我国重点大学的生源本地化程度日趋严重。《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0-2000》,其中1990至1993高等教育经费是根据各项支出数据计算所得[3]。政府对教育投资政策的调整力度迅速增大,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形成具备了制度环境。受教育投资体制的影响,各高校纷纷寻求当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大学的分布不均及重点大学生源本地化程度的严重不仅造成录取率的差别,影响教育公平,而且也对大学文化影响力的跨地域发挥形成障碍。(二)高校文化影响力限于专业的表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依然过分专业化和细化,尽管各院校也在试图打破学科专业的截然分离,但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不懂得现代科学方法论;而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忽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必要性,无法从专业伦理的高度深刻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为人类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如何以自己的努力促进这种进步,这样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大学的文化影响力在还没有充分辐射社会的情况下,在高等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也存在着融合、交流和拓展的障碍。这不仅是专业交流是否顺畅的问题,而是高等教育的文化视点落于何处的问题,相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这是一种浪费,而相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健康和谐发展,相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认同和提升,高校文化影响力的专业限制必然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不断面临文化选择的困惑。(三)高校文化影响力限于人群的表现教育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学校组织就其结构而言是一个异质结构,体现在学校成员的组成实际上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即教师与学生,师生双方的社会学特征几乎是完全相对的。而作为系统,高校内部包含着不同的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三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基本要素都作为学校系统的子系统而存在并显示出层次性。因此,由教师主导的文化影响过程的设定与效果之间实质上不具有直接的生成关系,即文化影响力的效果有不可控性与不确定性。如同所有的异质性结构一样,学校组织内部还面临着组织目标与成员目标的差异、学校理想目标与实际追求的目标差异;同时又存在各个层次的教师之间、学校子系统的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由于观念差别、规范不同所可能带来的对立与冲突。这样一个异质结构既体现出学校系统的丰富个性,也构成了影响系统良性运行的复杂因素,高校文化自身的核心特征不够突出,将影响到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拓展能力。在组建时间较短的地方院校这种自身文化矛盾相对于历史悠久、群体核心价值认同较高的重点院校更为突出。(四)高校文化影响力限于阶层的表现高校文化影响力在学校内部存在着各种人群限制,在学校外部则体现为阶层限制。虽然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可是依然没有摆脱“穷国办大教育”所面对的复杂问题,与此同时,考生、家长、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适应这种要求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3.4%,到了2004年就提高到19%并逐年还在增加,按国际通行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群体的扩大形成了文化传播的广阔空间,同伴群体内部的交流构成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来源。“综合许多调查研究的结论能够表明,同伴之间所传播的更多的知识是关于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4]”高校数量和招生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同步突破高校文化影响力的阶层限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发达地区、朝阳产业和高薪领域的追逐从未因此稍有缓解,高校代表知识阶层的特殊阶层属性也没有因此改变。在知识经济、“知本”时代的潮流中,大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关怀民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都面临着新的考验和赋予新的内涵。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拓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任何思想道德教育都要有一定的权威性。[5]”否则德育效果与目标就无从谈起。以此为条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因此,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拓展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高校文化影响力的目标拓展1.以人文的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更实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创新。从人文视角的细致阐述有利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获得更广泛、更深刻、更持久的文化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实效性的提高展现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构建无灌输的德育体系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就是以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开始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也一直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把建立“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5]。2.以文化传播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校以其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而言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空前的,进一步挖掘高校文化传播的资源,发挥高校文化传播的特殊功能,对于教化青年、辐射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在道德认同过程中,主体心理所必须经历的惊羡、激动、通感、体悟等情感心理过程被过度直白的讲述冲击得支离破碎。“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以感悟为基础的理解活动并非某种纯粹的智力活动,而是主体全身心的投入,是主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6]”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多层次的,除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以外,校内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也对广泛的社会受众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态势,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的立场观点、话语选择、审美特色会深刻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3.以文化竞争优势打造和谐社会建设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是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深刻背景,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高校文化在当代文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于它的平台由高校丰富的研究基础、广阔的研究视野、前沿的研究手段、富于创新精神的研究人群构成的。因此,必须在对高校文化影响力的相应资源和途径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探索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引导者的有效途径,体验式德育逐渐兴起。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1)体验的出现是直接和间接的感知或自觉理解他人行为的结果。(2)体验产生的基础是对社会生活、对人际关系的关心,是受这方面事实的触动。(3)新体验的产生是集体(学校、家庭、班级、团队)直接感化的结果[7]。(二)高校文化影响力的话语拓展1.内容追求从专业化转向普适性。除了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理念之外,高校应在文化人格建构的深度上展示自身的文化品位,即更注重对内核文化魅力的挖掘、研究和建设,培养青年学生对文化的判断力和独立人格,对建设先进文化的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在这方面还应重视教育心理性原则与文化感性形式之间的联系,加强渗透性、认同度的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高校文化才能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文化内涵挖掘者的功能,挖掘关于诚实、善良、责任、同情、合作、自律、坚韧和奉献的文化本意,着力避免用政治教化取代文化建设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在文化层面上使学生和社会深刻认识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2.关注目标从知识阶层的特殊状态转向大众民生的广阔领域。长期以来,高校的文化特性使其出现了文化载体内涵由知识阶层阐述、内容限于专业领域讨论的现象,审美情趣、价值导向和关注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圈”现象。高校的知识与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她产生于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形成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凝炼于激情澎湃的时代变迁,高校文化应该回馈于她所根植的社会大众,也只有通过这种回馈,高校文化才能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这不仅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及其培养的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谐的价值认同、健康的社会良知的必要途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民生意识、群众眼光和社会责任教育的高校可以培养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健康发展的社会群体。3.形象定位从强调高校特殊性的距离思维转向凸显文化包容力的和谐视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背景下讨论高校的文化影响力必须首先摆脱功利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影响,尽可能利用显性文化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隐性文化课程(环境营造和活动设置策划)的作用,使文化影响力从强调高校特殊性的距离思维向凸显文化包容力转变,增强其文化感、历史感、民族感,使大学城变成文化城。由矢岛羊吉等著的《论家庭、学校与道德教育》一书中就强调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单要做“一个传授知识的劳动者”,还是“一个在人格问题上能解疑答问的具有带头示范责任的人。[8]” 西方高校在这些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以美国为例,世界排名前10位的知名美国大学,其大多数校长都是文化学家和人类学家,使大学文化特征在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物质社会中被显著地标识出来,从而,美国大学有力地充当了美国文化的“旗舰”。(三)高校文化影响力的空间拓展1.从大学校园走向民间社会。高校在具有校园文化种种特质的同时,与民间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锻炼、求职就业等活动以及学校和地方政府、所在社区之间每时每刻都在经历互动。在社会眼中,高校是独特的,正如在高校眼中,社会是多彩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异质性基础上生成的吸引力。因此,高校文化影响力拓展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通过高校文化影响力的拓展使学校转变为社会的“精神氧吧”和“精神家园”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的普遍追求。运用高校组织力量的推进,发挥高校文化影响力、提升高校对先进文化的践行力可以从基础层面强化社会对高校文化感召力的认同。2.从经济导向的发展空间设定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空间选择。相比而言,我国高校由于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素质第一、分数为主的双轨现象,单一的分数指标必然造成学生成绩较好而研发能力滞后的情况,也无法满足社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几年来高中毕业生报考应用学科热的情况有所缓解,出现了基础学科与之齐头并进的现象,说明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选择心理已更趋成熟,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应该将立足现实、服务社会的近期目标与关注未来、服务发展的目标进行更好的结合。突出高校德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人的潜能的发挥和人的个性发展的作用。21世纪教育应该是以开发功能、发展功能为主的教育,是帮助人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教育,在长远意义上,社会发展多样性所要求的社会成员个性素质的丰富性无法在高等教育层次上获得体现,则不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