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5年04期 69-73   出版日期:2015-04-30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有效试验数据对钢材机械性能分布规律的影响


0  引 言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是钢材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与探索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分布规律,是建立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方法的内容之一[1-7]. 获得比较多的试验数据是分析与探索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布规律的前提,由于试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试验数据比较分散[8-9],必须对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进行判别,剔除因意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无效数据;因此,如何判别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是分析与探索分布规律的基础. 文献[1]认为,当试验数据比较少时,可将钢材的抗拉与屈服强度视作正态分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材试验数据的增加,对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成为可能. 文中应用数理统计理论[1,10-11],建立了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判别方法,基于9%预应变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在液氮温度下的有效试验数据,研究了其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分布规律. 1 理论分析工程上采用有限的试验数据分析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分布规律,如果通过试验测量得到抗拉与屈服强度的n组试验数据Ri(i=1,2,…,n),不难得到试验数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10-11]: Rn=■■Ri (1)      S■=■(2)式(2)中,Rn、S■分别为n组试验数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Ri为抗拉或者屈服强度的第i个试验数据. 1.1 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判别方法单侧置信度为(1~0.5α)时,由试验数据组数n和t分布性质,可确定t分布系数tn-1,1-0.5α,作为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判别依据,文中所用的t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11]. 表1 t与?字2系数Table 1 Coefficient t and ?字2试验数据Ri有效性的判别指标为[9]: ti=■ (3)如果 |ti|>tn-1,1-0.5α (4)则表明Ri不是有效试验数据,需要剔除;剔除无效数据应从试验数据的最大或者最小值开始,每剔除1个无效数据,都要计算其余数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再进行有效性判别;若存在r个无效数据,则最后对(n-r)个有效数据需要重新计算其准确度与精密度. 工程上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可取α=0.10,0.05,0.02,本文取α=0.02,即在单侧置信度为99%时,分析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表明有99%把握认为剔除的数据是意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无效数据. 1.2 分布规律的假设检验在试验数据比较少时,可将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视为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1];随着试验数据的增加,对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布规律进行假设检验成为可能,其具体方法是[1,11]:(1)假设. 即假设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2)分组. 根据有效试验数据个数(n-r),把有效试验数据R1、R2、…、Rn-r分为M个区间,M=1+3.3lg(n-r),并取整数. (3)计算理论频数. 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R,其统计量Ri落在分组区间[a1,a2],[a2,a3],…,[aM,aM+1]内的理论概率为 pj=?准■-?准■ j=1,2,…,M(5)式(5)中,Φ(·)为标准正态积分;a1=(Ri)min,aM+1=(Ri)max,(Ri)min、(Ri)max分别为Ri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其中 a■=a■+■(aM+1-aj)对于(n-r)个有效试验数据,其统计量Ri落在分组区间[aj,aj+1]内的理论频数为(n-r)×pj. (4)计算皮尔逊统计量之和. 即计算每个分组区间实际频数(Nj)与理论频数(m-n)×pj差异的皮尔逊统计量之和,即计算:        ?字■■=■■ (6)(5)确定皮尔逊统计量的临界值?字■■. 对于M个区间,其自由度为f=M-1-2,若取显著度为δ,则?字■■由自由度f与显著度δ查得[1,11]. (6)检验. 若?字■■≤?字■■,则在显著度为δ时,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工程上一般取显著度δ=0.05,文中所用的系数见表1[1,11]. 2 分布规律的假设检验2.1 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判别奥氏体不锈钢S30408是制造深冷容器的常用钢材之一,在液氮温度下,文献[8]获得了9%预应变S30408钢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43组试验数据,由小至大的排序如表2所示. 表2 9%预应变S30408钢抗拉与屈服强度的43组试验数据Table 2 43 Sets test data of tensile and yield strength of 9%-prestrained steel S30408将表2的试验数据代入式(1)与式(2),可分别得到43组抗拉与屈服强度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如表3所示. 表3 试验数据的统计Table 3 Test data statistics由式(3)与式(4)可知第43组抗拉强度试验数据Rm43=1 785 MPa的|t43|=2.436>t42,0.99=2.420,因此,该数据是无效的. 余下的42组试验数据重新统计,得到的统计数据列入表3;再一次用式(3)与式(4)可知,第42组Rm42=1 784 MPa抗拉强度试验数据的|t42|=2.640>t41,0.99=2.421,因此,该数据也是无效的;其他41组试验数据的统计参数列入表3,经用式(3)与式(4)判别,41组试验数据的|ti|<t40,0.99=2.423,表明都是有效的. 用类似的方法,可知表2中屈服强度试验数据第1组ReL1=409 MPa的|t1|=2.787>t42,0.99=2.420,因此,该数据是无效的,需要剔除;其余42组试验数据的统计参数列入表3,经用式(3)与式(4)判别,其余42组试验数据的|ti|<t41,0.99=2.421,表明其余试验数据均有效. 2.2 抗拉强度分布规律的假设检验假设抗拉强度Rm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对于41组抗拉强度Rm的有效试验数据,由于1+3.3lg41=6.32,因此将其分别分为6个区间,自由度为f=6-1-2=3,取显著度δ=0.05,由表1可知,皮尔逊统计量的允许值?字■■=7.815. 每个分组区间实际频数(Nj)与理论频数(n-r)×pj差异的皮尔逊统计量之和如表4所示. 表4 抗拉强度的皮尔逊统计量 ?字2(41组有效试验数据)Table 4 Statistic ?字2 of tensile strength (41 sets validity test data)由表4可知:抗拉强度Rm的?字■■=6.850,小于临界值7.815,表明在显著度为0.05时,Rm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3 讨 论3.1 试验数据有效性对分布规律分析的影响如果不考虑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按上述方法计算43组抗拉强度试验数据的皮尔逊统计量之和,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显著度为0.05时,如果不剔除无效数据,抗拉强度Rm的皮尔逊统计量?字■■=9.226,大于临界值7.815,得到不能接受Rm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假设的结论;但按2.2节的分析,可知这一结论并不正确. 表5 抗拉强度的皮尔逊统计量 ?字2(43组试验数据)Table 5 Statistic ?字2 of tensile strength (43 sets test data)根据以上讨论可知,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是分析抗拉强度分布规律的基础,如果不剔除无效数据,可能得到不正确的结论. 3.2 屈服强度分布规律的讨论在液氮温度下,9%预应变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屈服强度的分布规律,也可采用假设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假设屈服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基于42组有效试验数据,可得到屈服强度的皮尔逊统计量,如表6所示. 表6 屈服强度的皮尔逊统计量 (42组有效试验数据)Table 6 Statistic of yield strength (42 sets validity test data)由表6可知:在显著度为0.05时,屈服强度ReL的?字■■=26.655,大于临界值7.815,得到不能接受ReL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假设的结论,即ReL似不符合正态分布. 以上分析表明,奥氏体不锈钢S30408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分布规律可能存在不一致. 另外,文献[8-9]利用所有试验数据,分析奥氏体不锈钢S30408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参数,没有剔除无效数据似不妥. 4 结 语a.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对钢材机械性能分布规律的研究影响比较大,如果不剔除无效数据,可能得到不正确的结论;文中建立了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分析方法,在单侧置信度为99%时,分析了有关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b.在显著度为0.05时,9%预应变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在液氮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但其屈服强度似不符合正态分布. c.建立机械强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必须重视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布规律可能存在的不一致. 致 谢感谢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B2014209)对本研究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