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05期 25-28   出版日期:2014-05-31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铁微量掺杂对二钛酸钡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0引言电子产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作为电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的钛酸铅、锆钛酸铅等压电铁电材料由于含有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于安全环保的的无铅压电铁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很迫切.钛酸钡(BaTiO3)是一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无铅铁电陶瓷,虽然它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损耗,但是其居里温度(约120 ℃)较低,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其损耗急剧增加.相比于BaTiO3,具有更高的居里温度和介电常数,而介电损耗在高温下较低等特性的二钛酸钡(BaTi2O5)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BaTi2O5被发现至今,各地学者对BaTi2O5的制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合成粉体的,单晶的,多晶的等等,并对制备出的BaTi2O5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检测.BaTi2O5主要的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Solgel)、水热合成法(Hydrothermal reaction)、无容器悬浮处理法(Containerless processing)、电弧熔炼法(Arc melting)、急冷法(Rapid cooling)和区熔法(Floating zone)等方法[14].近年来,一些新的制备方法如固相反应法[56]、等离子体火花烧结法[7]以及将电弧熔炼法和等离子体火花烧结法相结合[8]等用于制备BaTi2O5材料.随着人们对BaTi2O5制备工艺的进步和性能的日渐了解,逐渐开始着眼于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如具有晶粒择优取向的BaTi2O5织构化陶瓷[9]、单晶纳米线[10]和元素掺杂[7,1117]改善其性能等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微量掺杂Fe元素的单相BaTi2O5陶瓷,并对其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1实验过程实验采用常规固相反应法,以分析纯的碳酸钡,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铁为原料,以摩尔比1∶2称取原料碳酸钡和二氧化钛粉末,并以理论上所获得的二钛酸钡的质量百分比(x,%)称量氧化铁粉末,x= 0,0.01%,0.02%,0.05%,0.1%,0.2%,0.3%,0.4%,0.5%,1%.将原料球磨混合均匀,在900 ℃下进行预烧5 h,待自然冷却后将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添加适当粘结剂研磨均匀,充分干燥后压制成直径12 mm,厚度约1 mm的薄片,在530 ℃的温度下排胶5 h后以1 225 ℃进行烧结,保温20 h,最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用粉末X射线衍射进行相分析,将陶瓷片两面涂上银电极后用精密阻抗分析仪(Wayne Kerr 6500B)在室温至500 ℃范围内进行介电测量.由于得到的陶瓷样品规则且完整,通过测量陶瓷片质量、直径和厚度,采用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计算陶瓷致密度.2实验结果与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Fe掺杂量x≤0.5%时均获得了单相的BaTi2O5陶瓷,当x=1%时出现了少许BaTiO3杂相.图1为一些典型的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的XRD图谱,同时也给出了BaTi2O5的标准卡片(JCPDS NO.034-0133)和BaTiO3的标准卡片(JCPDS NO.031-0174)的衍射图谱,图中箭头所指处为1%Fe掺杂量样品中出现的BaTiO3衍射峰.第5期徐军,等:铁微量掺杂对二钛酸钡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6卷 图1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粉末的XRD图谱Fig.1XRD patterns for BaTi2O5 ceramic powderswith different Fe content对于所有的Fe掺杂样品,其介电温度谱都表现出一个对应铁电相变的介电峰.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铁电相变居里温度降低,介电峰变宽.图2是Fe掺杂量为0.01%和0.5%时在频率为100 Hz、1、5和10 MHz下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 BaTi2O5陶瓷在居里温度附近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介电色散.因此,Fe元素的掺杂虽然使铁电相变对应的介电常数峰变得很宽,但并没有导致BaTi2O5陶瓷表现出弛豫性.图3显示了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在100 kHz下的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随着Fe元素掺杂量的增加,BaTi2O5陶瓷的居里温度Tc减小,Tc处所对应的最大介电常数先是增加(Fe质量分数为0.01%时最大),然后随着F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后稳定在130左右(Fe质量分数为1%时).而随着Fe元素掺杂量的增加,介电峰的宽度却是一直在增加.Fe掺杂量为0.5%和1%时的介电常数与温度曲线趋向重叠,表明0.5%已接近本实验采用的固相合成法所能达到的Fe在BaTi2O5陶瓷中的掺杂极限. 图2Fe掺杂量为0.01%和0.5%在不同频率下的BaTi2O5陶瓷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Fig.2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0.01% and 0.5% Fedoped BaTi2O5 ceramics 图3100 kHz下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Fig.3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t 100 kHz of BaTi2O5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Fe content图4是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的相对密度.在相同工艺下所制备的不掺杂BaTi2O5陶瓷的相对密度为90%~94%,平均相对密度为93%.从图中可见,掺杂量为0.01%~0.5%,所得样品的密度都在不掺杂陶瓷密度范围之间.因此,在本实验测量误差范围内,Fe的掺杂并没有对BaTi2O5陶瓷的密度产生太大影响.在掺杂量为1%时,样品的密度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样品中有少量BaTiO3存在,而它的密度大于BaTi2O5的密度. 图4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的相对密度Fig.4The relative density of BaTi2O5 ceramic with different Fe content图5给出了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的居里温度Tc,可以看到微量的Fe掺杂对BaTi2O5陶瓷的居里温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掺杂量为0.02%时,Tc由未掺杂时的415 ℃快速降低至376 ℃,之后随着Fe含量的增加,Tc的降低速度逐步变缓,直至Fe含量为1%时Tc降至313 ℃.掺杂量在0.5%与1%之间,居里温度的变化相对较小,降低了10℃左右,这也再次说明了本实验条件下BaTi2O5陶瓷所能达到的Fe最大掺杂量在0.5%与1%之间. 图5不同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的居里温度TcFig.5The ferro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of BaTi2O5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Fe content以上所示的BaTi2O5陶瓷铁电居里温度强烈的微量Fe元素掺杂效应表明, 掺杂的Fe元素已经进入了BaTi2O5晶格,对部分Ti离子产生了替代.通常掺杂的微量元素倾向于偏聚在晶界处,但在高的烧结温度下,会向晶格内扩散,产生替代性的固溶体.本实验由于采用了较高的烧结温度(1 225 ℃),因此产生了这种元素替代效应.结合文献中报道的BaTi2O5中Sr[13],Ca[1415],Ta[16],Zr[17]等元素替代效应的研究,可以看到,所有元素替代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BaTi2O5的铁电相变居里温度,并且对B位Ti离子的替代效应要强于对A位Ba离子的替代效应,变价离子的替代效应要强于等价离子的替代效应.本实验中,由于三价Fe离子半径和四价Ti离子半径相近,进入BaTi2O5晶格的Fe离子替代了少量的Ti离子.由于BaTi2O5的铁电相变是来源于氧八面体网络和Ti离子的相对位移,具有铁电极化活性的Ti离子被非等价的Fe离子少量替代后,在B位引入了成分涨落和价态涨落,产生了不同的铁电微区和非铁电微区,这些因素导致了居里温度的显著降低和介电峰的宽化.3结语本文以BaCO3,TiO2和Fe2O3为原料,采用常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微量Fe掺杂量的BaTi2O5陶瓷.结果表明微量Fe元素进入了BaTi2O5晶格,对BaTi2O5陶瓷的介电性产生了强烈的元素替代效应.随着Fe含量的增加,铁电转变居里温度Tc单调降低,从未掺杂时的415 ℃降至Fe含量为0.5%时的324 ℃.同时介电峰发生了宽化,但并没有出现弛豫性铁电体.微量Fe元素的掺杂在本实验测量误差范围内对BaTi2O5陶瓷的密度影响不大.致谢感谢教育部以及湖北省教育厅对本研究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