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10期 25-27   出版日期:2010-10-31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现状分析及预测


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收入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体”形状,居民收入的差距适中,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但是,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低,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体现在经济类型、行业结构、产业结构、文化层次等各方面。研究城镇居民的收入对把握省内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何继续保持城镇发展的良好前景以及增加居民收入的新方法等问题仍然是湖北省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笔者用Excel软件对近几年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抓住城镇居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对整个湖北省经济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1.1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滞后于人均GDP的增长表1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各年不同,是波动型的,这个波动基本上受当年经济增长波动所影响,且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居民收入的增长除1999年外,均低于GDP的增长幅度[1]。
表1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与人均GDP增速比较(%)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人均GDP
增幅7.97.214.28.58.99.51111.813.314.613.5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幅3.38.05.96.06.07.99.511.611.617.214.51.2城镇居民高低收入差距拉大从高低收入户收入占城镇居民全部收入的份额看,1992年20%高收入户在城镇居民总收入中所占份额为27.3%,2005年进一步上升到31.7%,比重提高了4.4个百分点;而20%低收入户家庭收入份额则从14.2%下降到10.3%,下降了3.9个百分点。2008年,各占调查样本10%的高与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 478元和4 614元,两者差距之比已扩大到7.04∶1。1.3省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一是地区间的差距加大。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县城,平原和经济发达市县明显高于贫困山区。二是行业间的差距拉大。新兴产业,垄断行业和科研机构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三是城镇居民高收入的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2城镇居民收入构成2.1工资性收入仍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 475元,同比增长7.5%,占家庭总收入的66.9%。工资性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2.2转移性收入比重大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 341元,同比增长21.3%,占家庭总收入的23.6%,其中人均养老金及离退休金为2 732元,增长17%。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2.3经营性收入基数低增长快城镇私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渠道,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 115元,同比增长337%,远高于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7.5%和21.3%的增幅。3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与
其它地区的比较3.1与中部六省相比收入水平没有走在最前列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15 781少2 628元,位居全国第17位,与2007年持平。从中部六省看,2008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幅分别为:湖南13 821元增12.4%,山西13 119元增13.4%,河南13 231元增15.3%,江西12 866元增12.4%,安徽12 990元增13.2%。我省城镇居民以13 153元在中部六省居第3位;14.5%的增幅在中部六省排第2位[2]。这与湖北在中部崛起中居战略支点的地位相差甚远,湖北要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改变现状。第10期夏剑锋,等: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现状分析及预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2卷
3.2与高收入省份差距不断拉大,与低收入省份
差距不断接近湖北城市居民收入与高收入省、市差距在扩大。运用表2数据进行分析,在相对差距上,与北京的收入比由2000年1∶1.87扩大到2008年的1∶1.88;与浙江的差距由1∶1.68扩大到1∶1.72;与上海的差距由1∶2.12扩大到1∶2.03;与广东的差距由1∶1.77调整到1∶1.54;与天津的差距由1∶1.47调整为1∶1.43;与低收入的安徽省的差距由1∶0.96缩小为1∶0.99;与江西的差距由1∶092缩小为1∶0.98。据统计,我省城镇居民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越拉越大。1985年,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仅为35元,到2001年绝对差距扩大到1 000元以上。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153元在全国的位次虽处第17位,但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 628元。2008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上海的49.3%,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的532%、57.8%、66.7%、70.4%和80.6%[3]。如果湖北不能拿出有力的措施,这种趋势仍将继续。
表2湖北与全国部分省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及差距比较
单位:元
2000年2008年可支配收入排序与湖北差额可支配收入排序与湖北差额北京10 35024 82524 725211 572上海11 71816 19326 675113 522广东9 76234 23719 73346 580浙江9 27943 75422 72739 574天津8 14152 61619 42356 270安徽5 2946-23112 9906-163江西5 1047-42112 8667-2874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趋势分析(1)数据来源[4]。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北省统计局年度报表。(2)数据处理。选取2003至2008年湖北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年收入,如表3。
表3湖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份t可支配收入200317 321.98200428 022.75200538 785.94200649 802.652007511 485.52008613 152.86为了确定其发展趋势,将上表在Excel中绘制成散点图,图形显示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呈上升趋势,因而可以拟合一条曲线来预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长期变动趋势。如图1,用Excel拟合的曲线方程为:Y=6336.4e0.1176x方程的可决系数高达0.987,方程回归效果十分好[5]。图1根据散点图拟合曲线方程由上述指数曲线可以预测今后几年的居民收入情况,预测2010与2011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分别约为16 234元、18 260元。上海市在2000年就已达到11 718元,湖北省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现状[6]。从收入构成看,湖北省2003年与2008年相比,除工资性收入外,其他收入所占比重都呈上升趋势。经营净收入比重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初期,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只有微不足道的城镇个体经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持续增加,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就业者中的比重逐年扩大,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也逐年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反映了居民投资日益多元化的事实[7]。2003~2008年,湖北省65岁以上人口比重从7.89%快速上升到10.13%,加上发放范围扩大、标准提高,湖北城镇居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快速增长,成为转移性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变化将更加显著[8]。
表42006年与2008年居民收入结构比重(%)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0375.503.081.1020.32200866.857.871.9024.305政策与措施5.1促进就业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可靠保证就业乃民生之本,收入之源,不断提高城镇就业程度和水平,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9]。要建立就业援助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充分吸纳就业;建立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创业促进就业。5.2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要完善最低工资增资机制,严格按政策实施到位;改进和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在实施各项工资制度的同时,理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体系,不断完善工资调整机制和监控机制[10]。5.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要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纳入救助范围;研究制定对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征地农民、高校学生的社会保障办法,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逐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廉租房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