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04期 19-22   出版日期:2010-04-30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并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新型农民的培育需要农村社会拥有一片“繁荣、健康、优良”的“文化土壤”,而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这就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缺少相应的文化与之适应。因而,大力繁荣农村文化,探寻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成为了我们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1农村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农村文化作为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深深根植于农业文明之中。农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1\]。所谓农村文化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从广义上讲,农村文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农村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四个方面构成,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而言,农村文化仅指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2\],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反应,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农村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如下特征:(1)乡土性。乡土性是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本质认知。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3\]”这里的“乡土”包含两层含义,即农村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乡”指农民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土”则指农民以土为生的生产方式,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农村的单位是村落,从几家人到上千家的大村落,这其中包含着信任、认同等文化资源和合作、交往的社会功能。农民在村落中又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家族思想影响着广大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家族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说,农民围绕土地所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被动性和滞后性。(2)归属性。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由于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而农民群众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接受,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认同的过程。而且由于农民单纯朴实的小农意识,一旦接受某种思想、文化,就会积极参与并融入自己的生活。(3)直观性。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农民对文化信息和内容的接受和反馈只能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相适应,也就是说与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复杂深奥的文化难以让农民理解接受,而简单易懂,大众化的文化形式则是农民乐于接受的,农村文化中存在明显的直观性。(4)季节性。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物质生活的季节性,决定了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具有类似耕作、收获等的季节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忙”、“农闲”等。(5)多样性。农村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农村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在所难免。
2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选择”\[4\],包含着稳定而明确的价值体系,一旦置身于新的背景,就会打破固有平衡,出现失衡、错位等现象。中国传统的农村文化就是走过了数千年的成熟文化,在今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其转型是必然的,但由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历史传统,这种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所处的弱势地位、文化的欠缺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农村文化的健康转型,导致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城市文化中失去“方向”,把生活的本能需要当成人生的全部需要,或者使不健康的文化“有机可乘”,引发各种失范、失德、甚至违法的行为发生。
2.1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首先,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实际上造成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在文化生活发展、文化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各级地方政府在文化资源的分配上长期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文化建设。其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东、中、西部区域的农村文化不平衡也比较明显,这种差别体现在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落后、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等各个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大,文化发展的状况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限于财力,在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上要少很多,造成了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第4期于江,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2卷
2.2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乏文化人才是农村发展文化事业的保障和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涌现了许多农村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但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在现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中,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落后、整体素质偏低、各种文化团体数量较少则是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特别是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阵地的基层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他们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水平较为低下,农村基层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大都是在过去特殊的历史阶段走上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的,他们的学历较低,也没有接受文化、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总体来说,他们的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与新时期文化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这种现状必然“导致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上的缺位,给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的沉渣泛起提供了一定土壤,从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品位的提升”\[5\]。
2.3农村“反文化”现象突出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的存在,加之农村教育工作的滞后,农民群众很少能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一些落后文化如家族文化、宗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沉渣泛起,这些对农村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家族文化的内涵来看包括外部形态(比如祠堂、族谱)和内在含义(比如它蕴涵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实现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农村部分地区在富裕起来之后编修族谱、重建祠堂、大肆祭祖等现象,就是家族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就某种程度而言,宗族文化是扩大了的家族文化。由宗族文化演化出来的家长制、排外性、帮派等观念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2.4封建文化“卷土重来”在家族、宗族文化沉渣泛起的同时,农村封建迷信活动也“卷土重来”,农村文化受到腐朽、庸俗文化的冲击,“不良文化”呈滋长蔓延之势。农村封建迷信活动主要表现在:一是形式多样。诸如办企业、建住房请“地仙”看风水;到庙堂抽签算命,请人看相;患病不是去看医生,而是请巫婆、神汉驱鬼压邪。二是涉及范围广。封建迷信活动涉及数量很大的一部分农民,甚至渗透到农村一些角落。三是内容五花八门。如“七月烧衣”,一些农户用钱去买纸制成的冥币、汽车、电视机、手机、摩托、金银首饰等。在晋、豫、皖农村,甚至出现了一些露天演出场所靠低级趣味甚至黄色、淫秽表演来吸引观众。“垃圾文化、落后文化、空洞的说教文化过剩,适合农民需求的高雅文化、娱乐文化、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文化则相对缺乏。\[6\]”
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3.1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理念传统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模式,强调的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的矛盾性。这种观点割裂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内在联系,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农村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经济关系。我们主张应在城乡文化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相互协调、和谐共存的关系。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方向,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积极发挥城市文化的示范作用。农村文化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是统一的,不能互相排斥,而应相互借鉴,在和谐中共同发展。
3.2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前途和命运,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立魂”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在于建造多少新村、多少别墅、多少公路,更在于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7\]”因而,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要着力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制,帮助农民提高生产经营和科技种田的能力,努力构建起“重科技、重技能、重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素质培训机制。三是加大对农民农村政策法规的培训,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
3.3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一条重要理论原则。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在乡村得以传承发展,并主要以乡土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传统文化之根的延续。“如果一刀切式的割掉传统,势必造成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和传统社会和谐关系的分崩离析”\[8\]。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既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承认农村文化的先进性及其对于农村整体的维系力,让乡土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乡村自我的发展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地选择和继承是最佳的选择。
3.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具有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使农民群众经常“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参加”,使他们脱离牌桌、赌桌等低级庸俗的活动。同时,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等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贴近”的原则,发挥农村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优势,开展当地具有浓郁风土人情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实践中,要注重将文化活动与乡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农民“读书工程”,支持农民自发成立群众性读书组织,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吸引企业购买图书等方式建设图书室,为乡镇图书室和村级图书室增添科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引导农民多读书,使农民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建设新农村、新农民的目标。
3.5加大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非政府组织参与解决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类问题,比如“非政府组织有利于缓解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将政府无法动员的社会资源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9\]”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下,非政府组织所动员的资源将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负担。同时,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扩展到经济、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环保、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在这些组织中聚集了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利于缓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匮乏的现状。但当前的非政府组织是自觉地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法制、信息、监管、政府支持等方面设计更合理的机制,促进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结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需要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引导,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对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块“适宜土壤”。但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依然存在些许“真空”:中国的农村地域广泛,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必须因地制宜、因时设策,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建设的情况区别对待。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必须注重从实证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而这一切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不断地更新农村文化研究的方法,拓展研究的领域,形成独一无二的特色,更好地在文化方面展示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