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10期 31-34   出版日期:2009-10-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和谐校园视阈中的大学生就业



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1]”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稳定有序为核心的教育环境,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2]。建设和谐校园既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更是高等学校应确立的重要战略目标。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事关学生切身利益“民生工程”,需要学校整体规划,协调好诸多方面的关系,为学生就业出政策、搭平台、找市场,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就业创业,切实解决好建设和谐校园进程中这一重要环节。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备受关注。在2009年的两会期间,社会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提案最多的议题之一,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不和谐就业将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学校产生不满情绪,使其自信心、进取心遭受重创,在心理上产生困惑、迷茫和不满,可能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做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等产生怀疑,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畸变,甚至会使一些人心态扭曲,滋生仇视、对抗和报复等负面心理,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3]。在实际工作中,毕业生由于无法就业或是未能找到理想工作而导致心理失衡而出现过激行为甚至发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更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给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二、大学生就业中不和谐现象及原因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供求关系矛盾突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协调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这三对矛盾的存在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一) 供求关系矛盾突出供求关系矛盾突出是指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即社会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了社会所能增加的岗位数。据统计,按照我国8%左右的经济发展速度来推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1 000万之间;另一方面,我国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在1 100万以上,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就业大军中来,待就业人数大大超过社会所能增加的岗位数。就业市场将长期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3]。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的深入发展,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社会新增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413万,2007年是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将增加到 592 万,求职者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4]。另外,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发展的不景气,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首先,受部分外资企业及国内中小企业的规模缩减和倒闭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相关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新增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其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层次就业竞争加剧,出现重心下移; 再次,一些被企业裁员的高学历、具备工作经验人士的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5]。第10期操菊华:和谐校园视阈中的大学生就业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二)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协调指的是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不相适应、不相匹配,导致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在就业市场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市场中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确也存在部分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出现所谓的“就业鸿沟”。所谓“就业鸿沟”就是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6]”从学校方面来分析,一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着力于培养理论性人才。实践环节由于涉及到师资、场地、设备及经费等诸多因素,常常被压缩或直接省略。更多的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过程就是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看一看,提交一篇论文而已。因此,实践环节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实践内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理念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导致就业供给市场与实际就业消费市场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供需矛盾。这种供需矛盾集中体现为社会有效需求与人才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许多专业与市场需求脱钩,导致学生由于专业不对口难以找到合适岗位。一些大学的某些专业(尤其是新专业) 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对四年后的就业市场缺乏科学的论证和预见性,给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7]。三是学校的过多供给与社会的有限需求间存在矛盾。一些专业在不同学校遍地开花,导致相同或相似专业毕业生的扎堆供应,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超过了社会的有限需求[8]。就学生自身而言,其一,有相当多的学生不主动投身社会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与实战技能,导致“眼高手低”,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其二,一些学生不具备专业以外的知识与能力,与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导致这部分学生就业面窄,在专业外的领域中缺乏优势,竞争力不强。(三)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错位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不愿意到基层,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9]。而在广大农村,在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比如大学生往往把求职的地点定位于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常常寄希望于考研或考公务员而留守大城市,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去基层或艰苦行业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对自主创业缺乏兴趣与激情。一些大学生抱着“走出来,不回去”、“宁要一层房,不要一幢楼”的心态,宁可在大城市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也不愿去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10]。结果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甚至有人说是难于上青天;另一边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局面。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分析来看,大学生不能和谐就业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大学生既要看到大气候下就业难的客观事实,更要从自身查找原因,客观分析市场形势,主动应对社会需求,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和谐校园视野中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策(一)学校要以市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完善就业市场1.多部门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检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是否有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性指标。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前途命运,而且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9]。因此,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工作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分管学生工作的各级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更是学校各部门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事,需要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度难关、共谋发展。在领导体制上要实现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在政策层面上出台鼓励教职员工推荐学生就业的有关规定;在就业过程中推行“就业导师制”,使专业教师和其他人员直接服务于特定的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此同时,在各单位进行年终考核、评比或评估时,把就业情况作为核心指标,予以考察。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的所有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人才,让大学生毕业时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可以说,就业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与较量,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检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只有那些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突出、心理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方能脱颖而出,成功就业。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一根本性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承认差异,包容多样,把统一性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下工夫,出实招,见成效。在教学环节中,学校应突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及素质拓展,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等,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战水平,培养实用型人才;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就业前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结合学校办学特点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切实增强学生求职的竞争力。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就业离不开良好的指导与服务。学校必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引导他们理性择业。近些年来推行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调生工作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奔赴基层,奉献火热青春,为人生找到新的坐标,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4.全方位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要想立足市场,销售者就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市场切入点,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以赢得市场。大学生就业工作也是如此。作为“卖方”,学校必须改变过去“重招生、轻就业,重入口、轻出口”的不良倾向,主动了解“买方”即各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并尽可能地按照岗位群的要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实现学生成功就业。为此,学校可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塑造学生,通过“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直接为企业所用,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找工作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有利于校企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要建立与校友会、董事会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充分利用校友等资源,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力1.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当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社会所能增加的岗位数,毕业生和就业岗位供求矛盾突出,这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11]。而2009年的就业形势由于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机更显得雪上加霜,不容乐观。因此,大学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为就业早作准备,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应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以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面对就业局面,避免求职时的茫然无助。由于就业难的现实,大学生应该学会眼光朝下,合理设定期望值,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应妄自菲薄,而是以务实的心态去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大学毕业生还要有吃苦、扎根基层的心理准备,到农村支教、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应成为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就业选择。2.拓展综合素质,提升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要具备“专业基础+综合能力”的素质结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甚至是在逆境中凸显优势。大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学习是学生的主业,能力和素质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基础知识,其余的都是空中楼阁。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是相当看重求职者的学业成绩的,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中成绩仍是首要的因素。学业成绩不理想的话,常常会被用人单位一票否决而丧失机会。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大学生还应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另外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对于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以及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非常有帮助的。3.适时调整心态,理性对待逆境与挫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是卖方,用人单位是买方,就业市场的现实是供大于求,是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处于就业弱势地位[12]。这种状况下,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就会更多,需要大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解压,释放不良情绪,用良好的心态去把握每一个机会。面对可能遇到的挫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有可能陷入严重的挫败感而无法自拔,出现焦虑、抑郁或强迫等行为,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据统计,因就业难而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近几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学生的顺利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建设。面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做好预案,积极应对,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尽力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课题之一,对这部分学生更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3]。总之要有针对性做好危机干预工作,防患于未然。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毕业生中间,密切关注他们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对重要情况,要立即向各级领导报告,进行及时、快捷、有效地干预。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要树立健康的心态。“风物常宜放眼量”,大学毕业生要善于用长远眼光对待一时之得失,毕竟初次就业并不能决定“终身”,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或创业的观念。一旦产生心理问题就要主动咨询,求助于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14]。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事关学生根本利益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与社会声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各部门应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他们提供灵活多样的 “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地化解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大学生群体要转变观念,早作准备,积极应对,实现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