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10期 14-18   出版日期:2009-10-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本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理所当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离开了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也就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一、西方生态思想——生态文明重要的思想资源在西方社会,虽然没有“生态文明”一词,却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毫无疑问,西方的生态思想是生态文明重要的思想资源。考察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有必要对其进行挖掘。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了生态学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尽管生态学作为研究自然的经济学并不包括人类的活动,但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多,许多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凸显,“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是一种必然,因为离开人来研究生态或自然,毫无意义。其实,西方社会在研究生态问题时,从来就有把人和生态联系起来的传统。譬如,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弗朗西斯·培根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始作俑者。培根强调把自然作为人类的异己对象加以利用、改造和征服,科学的任务就是控制和统治自然。他关于把人类帝国扩展到自然界,“对一切可能存在的东西发生影响”的梦想,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突然间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甚至是自杀性的行为[1]。这种思想,在康德和笛卡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康德认为,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价值,“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2]。笛卡尔则干脆认为: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成为自然的主宰”[3]。到今天,尽管人类中心主义在形式上有诸多变化,但基本观点或核心理念仍一以贯之:人高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主人,是所有价值的来源,自然界的一切都应无条件地为人类的利益服务,为人类所使用,它们只有工具价值,而本身没有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是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他在《沙乡年鉴》这本书中,提出了“共同体”的概念,认为人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都是地球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成员。利奥波德的这种思想为罗尔斯顿所继承,他结合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提出了生态中心主义,认为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网络系统,其显著特点是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相互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和谐的相互依存的状态。各种物种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们自身在宇宙网络之中具有不可剥夺的存在权利和存在理由,即自然的权利,而不在于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所以,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或核心理念是:人类应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存在物,放弃一切干涉、破坏生态系统的技术、社会体系和价值观念,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是人类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如何评价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呢?可以说,作为人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理论形态,都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知道,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点是反人类中心主义,即把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的根源归之于人类中心主义。应该说,两者的观点和理念是完全对立的。但是,两者分歧的焦点不在于“保护环境是不是为了人的利益”的问题,而是一个存在物有没有内在价值,有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问题[4]。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为最高价值和最高目的。一方面,它把人类这一具有理性的生命看成是宇宙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存在物,只有人类具有价值,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性或手段性价值。另一方面,它把人看作是宇宙间事实上的中心和最后目的,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理论上,人类中心主义是对“神本”和“物本”的否定,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在实践上,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看到了自身的巨大力量,因而成为工业文明兴起的主要动力。生态中心主义虽然强调以生态为中心,但它并不是一种反人类或超人类的思维方式。在利奥波德看来,在“共同体”之中,人与其他事物平等相处、和谐共存,其中当然有人类的利益。生态中心主义者罗布茵·艾卡斯莉(Robyn Eckersley,又被译为艾克斯利)明确指出,生态主义方法实质上是对人类全面利益要求的维护与自然生态持续性追求的统一,是人类在最高道德立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相处方式,所谓“中心”,是指把我们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的适当关系优先于其他一切关系,是对人类最适当的社会和政治安排[5]。我们甚至可以猜想,生态优先是以人类利益为前提的。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并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其“以人为本”思想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虚妄性。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人类的价值和主体性,使天人二分的思想达到极致。我们知道,人类来自于自然,又离不开自然,其所拥有的一切力量都以自然的生命结构和发韧于自然的理性结构为基本前提,人和自然之间不存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不是目的与手段、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主宰与被主宰的对立统一。它的“以人为本”,无论是逻辑前提,还是事实前提,都是不存在的。这种虚妄性,正是“人类沙文主义”的渊薮。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自私的心态和征服自然的野心空前膨胀,从而造成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并进而造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前危机。生态中心主义则试图消弥由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天人对立,建立起一种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实现这个愿望的途径同样具有虚幻性。生态中心主义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是承认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价值。这个前提是不成立的,因而,它的理论基础是不可靠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看到了人的活动是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却忽视了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生态中心主义用“物的尺度”取代“人的尺度”, 完全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人彻底地沦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所有这些,都说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只具有借鉴意义,而不能成为抵达生态文明的直接通道。第10期张三元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二、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崭新形态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范畴。生态文明这一词是近几年我国学者首先使用的。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也没有使用生态文明这个词,但生态文明思想却是他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人和自然具有一体性。恩格斯认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和自然的一体性,要坚决摒弃“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6]。人和自然的一体性在于人“本来就是自然界”[7],“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因此,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自然界的存在先于人类的存在;人类来自于自然界,又回到自然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讲到这个问题时,马克思指出:“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10]。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不是消极被动地依赖自然,而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物质资料生产即实践是一个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过程。而物质资料生产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11]。但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不论是人化自然,还是自然的人化,都必须体现这个原则。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是有条件的,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9]。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且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主要理由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这个核心理念。没有生态文明,就谈不上科学发展;不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升高的文明”[12]。第三,党的十七大之所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空前严峻。而造成当前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离开了人这个根本。关于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一段完整的论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段话中,什么是人,什么是本,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讲得清楚明白。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胡锦涛对以人为本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迪和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人的活动而已”[13]。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甚至是作为社会文明的综合体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其直接指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人是主导性和决定性的方面。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以自然的对立面而存在,并不说明人从自然中解放了出来,恰恰相反,它是人类仍未摆脱自然束缚的证明。只有当人类与自然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共生时,人类才不再是自然界的奴隶。这是人类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评价标准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的持续性。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人才是目的。离开了人这个目的,就没有意义。人是目的,只有放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上才是正确的。关于这一点,列宁明确指出:“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14]。也就是说,目的的产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客观世界、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是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区别之所在。当然,在确立人的尺度的时候,并没有否认物的尺度。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统一,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尺度理应包含着物的尺度,即符合人的尺度也当然符合物的尺度。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然表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说到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当代人的发展,又包括每一代人的发展。在现阶段,就是要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更加良好,使人们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人处于原始状态时,生态系统也处于原始状态;当人处于畸形发展状态时,生态系统的发展就失衡;只有当人实现了全面发展,生态系统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态伦理道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是指党领导人民,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本质要求。一方面,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才有现实的基础。前面说过,人们实现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客观世界、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是一个根本的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人不仅要考虑自身,张扬自身的内在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动物、植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承认它们的内在价值。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这是生态文明赋予“以人为本”的本质所在。自然的内在价值,既可以理解为自然存在的意义,亦可理解为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过去的发展中,之所以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者说遵循得不够。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作为指向人类未来的文明形态,也必须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为前提条件。党的十七报告在阐释以人为本时,增加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这句话,含意深刻。但是,人的首创精神的发挥,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的。在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中,人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存在,既包含着人的自觉能动性,又体现着客观规律性。因此,只有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起来,才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兼顾,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指向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不可能,生态文明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要有复杂性思维,统筹全局,全面发展。三、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作为人们的指导思想和行为的根本原则,贯彻到一切工作之中,落实到所有环节之中。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但又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不可否认,我国在实现由农业化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创造辉煌经济文化奇迹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索取、掠夺实在太多了,过度了,以致自然生态系统“透支”过多,“亏空”过大。“恶化的生态、环境,愈来愈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并将危及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15]。归根结底,是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当前实际,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观念问题和思维方式问题。观念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观念决定成败。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与自然的和谐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日趋深入人心,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占主导地位,只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这种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破除这种旧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环节之中,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确立起人的尺度,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评价标准。二是科学理性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人从自然压迫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和证明,也是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可靠保证。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生态和环境问题又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对科学的迅速发展感到害怕,害怕造福于人类的科学亦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些灾害有的已经发生,有的可能发生,有的或许根本不可能出现。更有甚之,我们担心对人类生存条件的破坏,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灭亡”[16]。科学技术成了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手段,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当然,这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错,而是运用科学技术的人的错,也可以说是科学技术的异化。其实,科学技术是通过工业实践活动来介入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要素,是人类展示自己、体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生成和发展的一种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力量。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明确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人非人化充分发展。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如果把工业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的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17]。也就是说,只有当自然科学成为“人的科学”,成为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科学时,才能达成真正意义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对科学理性的认识,合理地使用科学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三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发展,一切都免谈。但是,人们往往爱把发展经济与以人为本对立起来,认为以人为本会冲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错误的。经济发展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一条是内涵式发展,即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化,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其主要特征。前者是条老路,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后者是条新路,以人为本,既见物又见人,把人和自然统一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显而易见,只有后一条道路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要做到这一点尤其难,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发展方式的成本高,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在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不能重走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并被证明是错误的道路。我们必须尊重一个基本的事实:掠夺式的无序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严重阻碍着我们今天的发展,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我们必须迅速改正过去犯下的错误,改弦易辙。四是人的生活方式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暴富”心理,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就是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当然,这只是相对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很低。但这种“暴富”心理,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杀伤力。要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相对的资源穷国。这个基本国情始终在提醒人们,我们没有任何“奢侈”的理由。建设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生活质量不只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上,更体现在精神上,体现在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上。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或者说,生态文明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人对自然的索取或自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有限的、有条件的;人类要从自然对人的价值需求的单向度满足向生态法则制约下的有条件满足转变;人们追求的应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要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的全面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