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08期 31-37   出版日期:2009-08-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中观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大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客观分析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中的积极作用,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必须开展的前提性工作。教育规律表明,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平、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等,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有教学过程中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以及所采用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中观因素,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专业和学科建设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实践证明,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笔者着重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中观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对高校正在实施的“质量工程”建设有所裨益。一、办学理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办学理念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历史沉淀、选择、发展而生成的对大学办学行为的基本认识,是办学者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的理性思考,它既是办学经验、思路及理性思维的长期积淀和哲学总结,也是指引未来办学的原则和信念。大学的办学理念,首先是普遍意义和共性上的,如大学精神与大学使命、大学功能等,即阐明“大学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其次是个性意义上的,即对具体高等学校而言,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它重点解决学校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多方面的问题。大学办学理念的功能是:第一,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统率。办学理念是一所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指导原则,是办学者对大学的理想认识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者心目中的大学的理想状态,它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为实现和保持它而努力奋斗,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还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具体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方法,乃至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及校园布局与建筑等办学实践。第二,办学理念是学校全体成员意志的整合。办学理念提供了学校全体成员统一认识的思想基础,产生了超越个人价值观和信念的忠诚,使全体成员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办学理念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办学理念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明晰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办好一所高等学校的前提。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找准定位的基础[1]。近几年来,关于办学理念的理论探讨和积极实践,在我国高校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宣传和普及。许多高校力避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容易出现的“办学层次攀高”、“规模盲目求大”、“办学模式趋同”等弊端,在认真分析办学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型的综合大学,专业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普通院校,职业性、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等四种类型大学的标准和模式,提出了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其次,办学理念影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家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学生生源和社会需求,对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规定和要求[2]。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反映教育思想,直接引领教育实践,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归宿。因此,在近几年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把三个符合度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依据,即: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符合程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符合程度。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思考与体现的核心内容。每一所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彰显自身的优势,办出学校的特色,从而避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情况发生。再次,办学理念影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在毕业时能够达到目的的基本质量标准。其内容包含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及学生在素质、知识、能力诸方面的具体要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3]。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起着决定作用。从学校层面看,人才培养规格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大类,分别对应于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师三种培养目标。从专业层面看,各专业的培养规格一方面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人才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专业的特点和生源质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人才培养规格集中体现了一所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对社会某类专门人才需求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正是以其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为衡量标准的。二、 学科和专业建设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水平是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专业建设是指高校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要,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的改革,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组织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训练的教育教学活动[4]。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第8期娄星等: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中观因素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在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是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也是容易混用的两个概念。从学科和专业起源看,学科分化在前,专业形成在后,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及学科群的涌现,专业的形成往往就落后于学科的发展。而专业的划分又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与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相对应。专业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课程来满足。由此可见,专业是随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以学科来划分的专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5]。学科建设对高等学校整体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只有高水平的学科,社会才能对高等学校产生认同感、信任感。由此可见,没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第二,学科是高水平教师成长的平台。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方面,教授们在学校的院、系等事业单位中活动,另一方面,又活跃在与国内、国际密切相联系的学科领域。只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一流的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在各大学竞相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一所高等学校就很难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专业建设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1. 专业建设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所谓办学定位,是指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社会宏观系统中和高等教育中观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这就表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满足社会不同需要之间,是以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纽带和桥梁的[6]。因此,专业建设是一所高校办学定位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品——毕业生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吻合的重要基础。只有如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才能在社会人才市场中占有属于自己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份额,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2.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专业建设的主要环节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计与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等,专业建设通过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地实施每一个环节,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 专业建设有利于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就必须随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最新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不仅自己有能力将这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还要有能力指导学生去理解和应用[7]。所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又将进一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4. 专业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多数的专业大都对应着一定的职业。而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教师应“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医生应“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等。这些专业和职业要求,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8]。三、办学条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办学条件是指一所高等学校所拥有的一切可以用来增强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它既包括人、财、物等有形资产,也包括学校品牌、社会声誉、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无形资产。办学条件是高等学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必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教育研究学者认为,办学的“三大基础”是“大师,即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大楼,泛指校舍建筑、办学空间、实验设备、校园环境;大气,是指深深扎根于学校悠久历史之中的良好传统、学术氛围、大学精神和优秀文化。”为了进一步说明办学条件在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把构成办学条件的资源要素归纳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源三大类。人力资源是决定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是一个人力资源密集型的社会组织,人力资源是大学资源的最主要形式。体现大学的人力资源的主要指标有教职工的总量、质量、结构。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取决于大学的教职工队伍素质特别是教师队伍的水平。所以,人力资源不仅是大学资源的最主要形式,而且是决定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本身就是大学具有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物质资源是决定大学竞争力的前提性要素。大学的物质资源要素是大学基本办学条件中的有形资产,主要包括大学的校园地产、建筑资产、设施设备、图书资料、财政实力等方面。物质资源是大学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作为支撑,大学的核心或关键竞争力就难以物化,大学的竞争力也无从谈起。无形资源是决定大学竞争力的积累性和基础性要素。大学的无形资源要素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大学的校名、社会声誉、专用标志、历史传统、校园文化、地理位置、校友队伍、合作伙伴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大学的无形资源常常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即一般意义上的历史积淀过程。无形资源往往具有独特性,几乎不可能找到两所高校具有相同的无形资源,而且这种资源也是最难以模仿的,因此也是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学校的办学条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只有拥有了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杰出的人才,才能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美国教育家科南特在任哈佛大学校长时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出名。这说明,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裕的教师队伍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学术影响力是指大学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大学通过履行自身职责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的发展所起作用的综合体现。学术影响力来自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认同以及以此为依据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作的评价。因此,学术影响力既是形成学校良好社会声誉的基础,同时又成为学校办学的外部条件。学术影响力具有可比性,在不同大学之间进行社学术影响力大小的比较和判断是考生选择和填报学校志愿的前提。3. 优秀的新生资源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原料。好的大学都因其良好的学术声誉召唤着最广范围内的莘莘学子,成为精英汇集的学府。对于学校来说,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大学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高等学校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把好“进口关”——重视新生的选拔和录取,重点要考察新生的综合素质。在招生上要不拘一格,不仅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发展潜力;要按照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选拔学生,使人才培养独具特色。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已在部委重点高校和部分省属高校中稳步推进,这对于优化高校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 丰富的教育经费和资源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拥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和齐全的基础设施,是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为之向往的事情。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功能齐全的运动场以及舒适实用的宿舍,都是在“校园开放日”中最吸引考生及家长眼球的校园风景线。因为它们是学生成长成材的物质基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考生及家长对名校和重点高校的向往是与对优质教育资源享用的期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拥有丰富的教育经费和资源谁就可以在高校的生源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9]。四、学校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高等学校管理是指高等学校依据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学校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有效地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培养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的的过程。因此,高等学校管理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管理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着重分析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及学生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一)学校教学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调配高等教育中的人、财、物,以适应高等学校内部的活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过程。教学管理的特点是:第一,教学的管理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第二,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就是在高等学校这一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中,以教学子系统为管理对象,组织和运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安排,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取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教学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管理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管理将直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说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由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所决定的。教育原理表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而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诸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均以教学为主要途径才能得以完成。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是在教育规律指导下的一系列的育人实践活动。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必须在教育规律指导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情况时有发生。如“长官意志”、“官本位”等背离高等教育学术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的不良倾向;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学术和专业问题等等。这些对教育教学质量带来直接的消极影响。2. “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以管、卡、压为主导”的管理将直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为教学工作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树立“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育人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自觉为教师服务、替学生着想,把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视为自己的应尽职责。惟有如此,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才能得到保障,教学质量的保证才有牢固的基础。然而,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把师生作为管理的对象,单靠行政命令和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来进行教学管理的不良现象。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持续的调动和保持,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持。3. 制度化的管理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人为化的管理将直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基本文件、工作制度等。完备的教学基本文件,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教学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课程管理、教学档案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实践证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设想,如果在教学管理中没有规章制度可循,仅靠管理者的个人经验或权威进行,则学校的教学过程必然会出现“各吹各的号”的各自为政的情况,别说提高教学质量,恐怕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周远清同志指出:“教学管理是一门需要长期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各学校都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要舍得把优秀人才放到教学管理岗位上,还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教学管理队伍包括校长、院系领导、专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秘书等。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也是保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二)学校科研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依据科技发展和高校科研的特殊规律,为实现特定的科研目标,合理有效地调配人、财、物,以适应高等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最终达到科研目标的行为过程。一般来说高校科研管理包括科研计划管理、科研组织管理和日常行政管理。相对科研院所而言,学校的科研工作是与教学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高等学校没有教学,只有科研,则学校与科研院所就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反过来,如果高等学校没有科研,只有教学,则学校就不能全面履行传承文化、教授知识和发明、创造新知识、新文化的功能。因此,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又进一步促进教学。教学与科研对高等学校来说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教学是天平的一头,重要的一头是科研”[10]。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这是我们期望的理想状态。但是在现实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经常存在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科研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教师科研工作评价体系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在高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学评价是软任务、科研评价是硬指标,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研究型的重点高校,许多教师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对教学工作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这样一来,科研冲击教学的情况就自然地发生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精力、时间方面的投入不足,将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为使教师自觉地以科研促教学,把教学建立在科研之上,就必须建立教学与科研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学与科研的评价相衔接。在评价指标上,要充分考虑教学与科研二者相互涵盖、相互影响的因素。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怎样有助于发挥两者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功能。例如,许多高校在年终考核时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打通使用的做法,是可以在更多的学校进行推广的。2. 教师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这对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要从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出发,更加重视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和以科研促教学行为的奖励。对获得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获奖教材以及教学研究成果的教师和单位,学校要予以重奖。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3. 过分强调科研将会冲击教学,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所谓过分强调科研,是指有的学校例如以教学为主的一般高校,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逐下,无视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在科研方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和任务。并简单的将教师的课题立项数、发表论文数、科研经费进账数与教师的评定职称、晋级、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导致一些教师不得不轻教学而重科研。就像有的学者指出:“尽管,不排除少数教师出于学术的探索执著不已,但更多的教师则是为科研而科研,完全超出了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意义,异化为对职称、声望、金钱的追求。”更有甚者,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少数教师为完成科研任务而不得不弄虚作假,违反职业道德,败坏了学术风气。这样的教师已经丧失了作为“人师”的资格,其教育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三)学校人事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高等学校人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定编定岗、师资管理、工资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等。随着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高校普遍实行“按需设岗、分类管理”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人事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就学校的人事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而言,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对调动和保护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具明显的导向和激励的功能。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是:1. 分配的重心向教学一线倾斜,有利于调动和保护教师的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单位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校工作的特点来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脑力劳动者。因此,学校的分配重心理所当然应该向教学一线倾斜。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都纷纷出台了鼓励教师安心教学工作的分配政策和措施,如“教师的平均收入高于学校其他人员平均收入”,“教师以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获得校内津贴”等等,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 职称评定中的“教学效果一票否决权”对教师的警示作用,使教师自觉的重视教学工作,进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对教师而言,是关乎其学术生涯和学术地位的重大事情。尽管在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中,国家对申报不同级别的职称有明确的条件和要求,但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许多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都使用了“教学效果一票否决权”。这无疑从制度上对那些忽视教学甚至误人子弟的“南郭先生”具有告诫和警示作用。3. 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成果获奖等与晋升、奖励挂钩,使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做好教学工作,进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成果获奖以及教材建设,这些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标志性成果,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同时,这些标志性成果也是教师潜心教学、严谨治学的集中体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在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校内岗位津贴的发放以及出国研修、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具有这些标志性成果的教学团队和个人。从而从客观上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四)学校学生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和日常行为管理及奖惩等事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学生管理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管理的对象,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学生在学校育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院刘献君、赵炬明等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积极宣传下,从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引入的“院校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新领域。而学生事务管理是“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所谓“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中规范、指导、服务学生以促其全面发展的非学术性组织活动。一般包括助学服务、学生奖惩、课外实践、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宿舍管理与文化建设等事宜。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发展”和“以生为本”。而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又以对学生学习事务的指导为重要内容。例如,美国学务指导协会认为:“学务指导任务是把高等教育的教和学两方面整合起来,通过学务指导,使学生学会成为大学的一员,学会批评性的思维,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做准备。学务指导帮助学生摆脱自己观念的局限,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自己的能力”。据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为宗旨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形式,并且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学校学生管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 增强学籍管理的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多样化导致教学管理的多样化,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以及分级教学等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选择性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有新的学生管理方式与之相配套、相适应。如在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可视自己的学业情况、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提前或推迟毕业的时间;有的还可以工学交替等等,这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2. 加大对贫困生资助,有利于此类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断完善的今天,高校中贫困生的出现已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致占到了在校生总数的25%左右,特困生的人数占到了在校生总数的10%左右。为使数百万的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中断学业或进不了校门,以奖、贷、助、补、免和勤工助学构成的助学体系已成为眼下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助学工作制度化和经常化,在各高校学生处还增设了大学生助学中心和勤工助学中心。这足以证明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将在高校持续的开展下去,它成为数百万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不可缺或的客观条件。3. 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活动实现自主择业和自主用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之相适应,高校学生管理也把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各高等学校都设有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且把就业指导以选修课的方式列入了教学计划。实践证明,在学生管理中,对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从某种意义上检验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4.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由学习、社交、就业以及情感引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少数大学生因不能及时排解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出现过激的行为。因此,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使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得到及时的消除,帮助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室,聘请专业人士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在学生中以选修课和讲座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成的非智力因素,又是大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心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