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年06期 74-78   出版日期:2008-06-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论人际语法隐喻对刻画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妙用
——《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两次演说之对比




语法隐喻最早由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 Halliday 提出。通过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Halliday 区分了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即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即语言结构不直接反映现实,而是表现出一种扭曲的关系,这种不一致的关系是语言单位之间的隐喻过程,即不同的语法域中语言单位之间的转化。Halliday 将这种不一致式的隐喻称作语法隐喻。按照 Halliday [1]语法隐喻模式,隐喻选择增加了语义特征。Halliday 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通过对科技语篇的研究,他发现概念隐喻在此类语篇中大量存在,对于构建科技语篇,突出其技术性和客观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竞相研究其它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尤其是人际隐喻现象。关于语气隐喻及其对语篇的贡献,已有学者[2]进行了专文论述。也有学者总结出:事实上情态意义的宽泛和其不同质的本性决定了分类的多样化[3]。如英语书面广告中的人际隐喻[4],新闻报道中的情态隐喻[5]等。笔者试图通过人际隐喻理论中的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对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进行的两次演说进行对比,旨在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能够有效地指导理解文学作品,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一、人际隐喻理论功能语言学认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来自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一种形式可以表示一种以上的意义,一种意义也可由两种或更多的形式体现[6]。系统功能语法通过语气、情态、情态状语等系统来揭示人际关系的亲疏[7]。因为人际意义主要是由语气和情态来表达,所以就有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之分。(一)语气隐喻在言语交际中,讲话者可以扮演多种多样的语言角色,Halliday[8,9]认为其中最基本的是给予和索取。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清楚地了解言语功能及其语气的一致体现形式。如表1所示:表1言语功能及其语气的一致体现言语功能
语气陈述↘疑问↘命令↘提供↘陈述语气I have never let you down.疑问语气Where have you been?Would you like this tea pot?祈使语气Tell me the truth!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trunk.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提供的话,在言语功能及其语气的一致体现中,言语功能范畴(语义层面) 和语气范畴(词汇语法层面) 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10]。但我们也知道,一种语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语气来体现,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同一情态意义,在语法层上形成一个隐喻结构[11]。反之,一种语气也可以体现一种以上的言语功能,所体现的言语功能却不一定是唯一的形式,而是体现了其它形式。那么我们把具有这种功能的形式称为隐喻式。如表2所示:表2言语功能及其语气的隐喻体现言语功能
语气陈述↘疑问↘命令↘陈述语气I have never let you down.I wonder where you have been.You should tell me the truth.疑问语气Have I never let you down?Where have you been?Could you tell me the truth?祈使语气Admit that I have never let you down!Tell me where you have been!Tell me the truth!(表中用黑体标明的句子为一致式,其余为隐喻式。)第6期陈明芳等:论人际语法隐喻对刻画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妙用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
(二) 情态隐喻情态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表达,即取向(orientation)[8]。Halliday 的情态的取向和类型系统可由表3表示[7]:表3情态的取向和类型 情态取向
情态类型明确主观
(情态隐喻)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客观
(情态隐喻)情态化:可能性I think Mary knows.Mary will know.Mary probably knows.Its likely that Mary knows.情态化:经常性Fredll sit quite quiet.Fred usually sits quite quiet.Its usual for Fred to sit quite quiet.情态化:义务I want John to go.John should go.Johns supposed to go.Its expected that John goes.情态化:意愿Janell help.Janes keen to help.从表3中可以看出:四种取向中明确的主观取向和明确的客观取向都是隐喻性的,也就是通过小句来表达的;而另外两种非明确的主观取向和非明确的客观取向则为非隐喻性的情态,由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来表达[12]。那么,我们将要讨论的是明确主观取向和明确客观取向的情态隐喻。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探讨情态意义时通常涉及情态量值。传统语言学家在探讨情态意义时往往过于注重形式情态逻辑概念及相关问题,而忽视了这些概念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实实在在的语言。有的语言学家,如Lakoff & Johnson等[13],用量化方式来描写可能性和必然性等情态意义。而使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量值分析方法来探讨语言的意义更加有效。英语中的情态量值大致分为高、中、低三级。体现中量值的有should,probable,usual,supposed,anxious等词;体现高量值的有must,certain,always,required,determined等词;而体现低量值的有might,possible,sometimes,allowed,willing等词。我们在对小说《看不见的人》进行分析时,也应该考虑到决定情态意义的词语的运用,这对于分析和欣赏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二、《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两次演说的语法隐喻对比分析拉尔夫·埃里森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描述了主人公的两次演说:一次是主人公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成功的演说后被邀请在白人头面人物的集会上再次公开发表的演说;另一次是主人公被“兄弟会”发现其具有“演说天赋”而在兄弟集会上做的演说[14,15]。从这两次不同场合的演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演说的实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为了阐明黑人进步的秘密在于谦卑;第二次是为了鼓动广大的黑人兄弟们团结起来为自由斗争。我们可以通过语法隐喻对比分析这两次演说,以更好地揣摩主人公的用意和想要表达的心声。(一) 两次演说之语气隐喻对比分析语气隐喻是在一致式表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可以帮助创造特殊的语篇效果。首先,我们通过语气隐喻来对比分析主人公的两次演说(第一次演说简称F语料,第二次演说简称S语料)。小说第一次演说中有8个小句,其中5个小句体现陈述语气隐喻,占全部小句量的62.5 %;有3个体现祈使语气隐喻的小句,占全部小句量的37.5%;此演说中没有疑问语气。第二次演说中共有106个小句,其中56个小句体现陈述语气隐喻,占全部小句量的53%;有41个祈使语气隐喻的小句,占全部小句量的39%;有9个体现疑问语气隐喻的小句,占0.8%。各种语气隐喻体现方式的百分比见表4:表4F语料和S语料之语气隐喻体现对比图示语气隐喻体现F语料S语料小句数量总计8个106个语气体现方式含语气隐喻的
小句量(个)占全部小句量的
百分比含语气隐喻的
小句量(个)占全部小句量的
百分比陈述语气225%1716%祈使语气225%2019%疑问语气﹨0%32.8%表4中体现了F语料与S语料中的陈述语气隐喻与祈使语气隐喻的使用频率有所差别,F语料中几乎没有涉及疑问语气隐喻,而在S语料中,疑问语气隐喻的使用占了全部小句量的2.8%。我们可以从两个语料中看出,一种言语功能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语气来体现。这实质上涉及到了一种语法域向另一种语法域的转移,即从一个语气域到另一个语气域的转移。正如体现命令可以用陈述或疑问语气一样,陈述也可以用疑问语气或祈使语气来体现;疑问也可以用陈述或祈使语气来体现。见下例:To those of my race who depend upon bettering their condition in a foreign land,or who und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the southern white man,who is his next-door neighbor,I would say: “Cast down your bucket where you are”-cast it down in making friends in every manly way of the people of all races by whom we are surrounded… (P.30,F)这段选自F语料中的文字里包含了祈使语气隐喻——“Cast down your bucket where you are-cast it down in making friends in every manly way of the people of all races by whom we are surrounded…。”主人公引用一个比喻“就地投桶”来呼吁广大的黑人朋友要改变对南方白人的偏见,学会理解南方白人所作的一切都是为南方黑人着想的,并鼓励黑人拿出大丈夫的气概来与白人结为朋友,按白人所设计的方式生活方能得到幸福。从形式上看这是陈述句,实际上是通过祈使语气隐喻表达陈述语气。我们无需在语义层上做出反应就能够理解主人公表达的意图。 在S语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Use his empty head for a spittoon and his back for a door mat!... Deprive him of his wages! Its use his protest as a sounding brass to frighten him into silence,its beat his ideas and his hopes and homely aspirations into a tinkling cymbal! …” (P.342,S) 从以上两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的祈使语气实际表达陈述意义。主人公想通过不断努力过上与白人同样待遇的生活却屡遭挫折,所以在他看清白人的真面目后发表了这段慷慨激昂的演说。祈使句“把他那愚蠢的脑袋当作痰盂来使,把他的脊背当作门口的鞋擦来践踏!”并非要听者在语义层上做出相应的反应,而是表达了主人公对白人的憎恨和反抗,希望通过祈使语气的功能来唤起广大黑人的使命感,激励他们为了自由共同奋斗。所以,祈使语气隐喻在这里表达了陈述的思想。比较语气隐喻在F语料和S语料中的使用,我们可以得出,通过对小句的语气隐喻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写作的意图;丰富的语气隐喻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二) 两次演说之情态隐喻对比分析明确的主观情态形式和明确的客观情态形式都是隐喻性的,其情态意义体现了说话者看待某一命题或提议的角度,这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6]。下面我们将分析比较F语料与S语料中的情态隐喻。首先我们将体现情态隐喻的小句作了数据统计,见表5:表5F语料和S语料之情态隐喻体现对比图示情态隐喻体现F语料S语料小句数量总计8个106个语气体现方式含情态隐喻的小句量(个)占全部小句量的百分比含情态隐喻的小句量(个)占全部小句量的百分比明确主观225%2019%明确客观﹨0%68%如表5所示,在F语料和S语料中,用小句表达明确主观情态形式要比明确客观情态形式使用得多。不同的是,在F语料中,几乎没有表达明确客观情态的小句。在比较了两个语料后,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在S语料中描述人物或叙述事件时,通过隐藏真正的情态来源而达到某种效果。小说作者同时运用表达主观情态和表达客观情态的小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达到了讽刺嘲弄的目的,既点明了全书的主题,又奠定了作品的讽刺基调。所以,在欣赏S语料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它比F语料表达更丰富,更加深入人心。(三)两次演说中情态量值的对比分析我们知道,不同的情态取向及类型往往采用不同的情态量值。当我们要表示对某件事情的肯定程度时,就要借助于表示不同程度的情态量值。这样讲话者采用明确客观取向,以使其看起来不是个人观点的方式来突出自己的意见。在F和S语料中,都使用了表情态量值的词语。对此,我们作了如下统计,见表6:表6两个语料之情态量值体现对比情态量值体现F语料S语料小句数量总计8个106个体现方式含情态量值的小句数(个)占全部小句量的百分比含情态量值的小句数(个)占全部小句量的百分比高量值﹨﹨54.7%中量值112.5%2725%低量值﹨﹨1817%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S语料中含情态量值的小句数量比F语料中的多得多。F语料中没有出现高量值和低量值的小句,而S语料中三种量值的小句都出现了。在这两个语料中,体现中量值的小句使用最多,但随着主人公阅历的不断丰富和性格的不断变化,在S语料中也出现了表高量值的情态小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在经历了两次不同的演讲以后,人生观得到了很大的转变,由强调事物的客观性转变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主人公清醒的认识和成熟的思想。这也印证了作者希望通过主人公之口来唤起广大黑人的民族责任感。三、结语笔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语法隐喻的两个方面即语法隐喻与情态隐喻,对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两次演说作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F语料中的小句个数明显少于S语料中的小句个数,并且F语料和S语料分别在语气隐喻体现、情态隐喻体现和情态量值体现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说明F语料的体现并不充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因为两次演说的听众和语境等因素发生了变化,语言使用随着发生变化。小说作者塑造出的主人公性格是与小说主题相吻合的。他表达出主人公从开始的盲目服从到深刻体会了非裔美国人的悲惨生活和美国社会种族主义存在极大不公平时所表现出的叛逆和为争取平等自由的强烈愿望。通过人际语法隐喻对两个语料的分析,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变化特征揭示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