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年05期 97-100   出版日期:2008-05-31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半拉子成语”分析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语言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1]”与一般短语相比,成语具有结构稳定性、意义整体性、使用灵活性和社会习用性等基本特征,成语的这些独有“特征”是由成语的历史、性质、结构、用途等诸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在表意上,成语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大多是约定俗成的,是由其出处、含义、色彩等因素组成的意义整体,而不是各组成部分表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次在形式上,成语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成语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是定型的、凝固的。因此在《辞海》“成语”词条中这样介定“成语”:“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事实也是如此,我们通常见到的成语以四言为主的占成语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也有三言(如:想当然、莫须有、破天荒等)、五言(如:人生如朝露、桃李满天下、苛政猛于虎等)、六言(如:士可杀不可辱、哀莫大于心死、毕其功于一役等)和七言(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挟天子以令诸侯、树欲静而风不止等)甚至八言成语(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2],这些情形相对四言成语来说就少得多。由此看来,成语的不同结构形式,相应地反映了不同的意义关系:或一一对应,或一个结构形式反映多种意义关系,或一种意义可由不同结构形式来反映。结构形成侧重在形式,意义关系侧重在内容。成语的意义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就体现在成语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上。尽管如此,成语仍然和任何事物一样,一直处在相对“运动”之中。一、成语的发展变化在长期的语用环境中,成语虽然有其稳定性质,不能随意变动,但人们出于对成语的不同理解和使用所需,往往“随心所欲”。所以成语并不“墨守成规”,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成语是起着变化的。这些变化不外乎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内容变而形式不变,形式变而内容不变,内容和形式都变。内容变而形式不变。内容变是指成语意义的变化,由该成语本义引申,就有了引申义;由该成语产生时的“形容”、“假托”,所以有了比喻义。其意义有的深化了,有的转变为新的意义,有的感情色彩转向反面了,等等。但内容不管如何变化,其成语还是原来的那几个字,这就是形式不变。如:“不求甚解”一词,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3]”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功夫。朱国桢《涌幢小品·己丑馆选》中注解:“读书不求甚解,此语如何?曰静中看书,大意了解。惟有一等人,穿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不解是解。[4]”杂文《不求其解》的理解:“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5]”而现在往往是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原先是正面肯定的,变成了反面否定的了。形式变而内容不变。形式变指成语结构发生了变化,有的改动了个别字眼。如:为了浅显明白易懂,将“揠苗助长”改为“拔苗助长”、将“造谣言事”改为“造谣生事”等;为使书面语言口语化,在新旧两个或几个同义成语中取新弃旧,将“袍笏登场”改为“粉墨登场”、将“日薄崦嵫”改为“日薄西山”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有的词序颠倒了,如:“既往不咎”与“不咎既往”、“璞玉浑金”与“浑金璞玉”等[6]。有的拆开分说了,拆开分说最典型的是“咬文嚼字”。《镜花缘》有一回目:“说酸话酒保咬文,讲迂谈腐儒嚼字”[7],把“咬文”和“嚼字”拆开形成互文,让人捧腹喷饭。有的嵌字扩展了,如:“标××之新,立××之异”、“扬××之长,避××之短”等句式。有的概括缩小了,或合二而一,如:“瓜田李下”,由原来的“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合并而成,语出《乐府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问;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或双句单用,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等,隐去以上括号中的部分,让听(读)者自己去体会领悟,意味无穷。但形式不管如何变化,该成语的意思依旧,这就是内容不变。内容和形式皆变。这是指随着成语字眼的调换,词序的改变,其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每况愈下”,原成语“每下愈况”出自《庄子·知北游》:“正获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8]”句意是:正如商人获在市场上估计猪的肥瘦,往往是检查腿(因为猪腿愈到下部,愈能显示出是不是真肥。如果连最下部的脚胫也显示多肉,那么整只猪就无可挑剔的了)。这种情况就叫“每下愈况”,用来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真实情况,后改为“每况愈下”,意义变成,“情况越来越糟了”[1]。有些改变了的“成语”往往是对原成语的意义作加深起强调的作用。如:“一举两得、一举三得、一举多得”等。有的成语是对原成语的仿造活用,如将“喜闻乐见”化为“喜闻乐道、喜闻乐听、喜闻乐用”,当然,这些活用仿造都只能“偶一为之”,大多数并没名正言顺地成了成语。成语的这些发展变化使成语的使用灵活性和社会习用性的基本特征更加凸显。不仅如此,在我们日常成语使用中,还会时常看到一种不是成语的“成语”,或者说没有成语结构的“成语”,这一类的成语笔者称之为“半拉子成语”。二、“半拉子成语”分析(一)行文中的“半拉子成语”看金庸武侠小说中借剑术杖法之名,给我们作的一番“示范说明”:①“这路‘同归剑法’取的是‘同归于尽’之意。[9]”②“杖法号称‘泼水’,乃是泼水不进之意”[9]。③“(杨过)自觉是依稀瞧到了小龙女,那也是画饼之意,望梅之思而已。[9]”这里的“同归”、“泼水”、“画饼、“望梅”只有两个字,就是“半拉子成语”,是为了在语言表述上能收到某种“微妙”的效果而对某一成语进行“简化”、“省说”,使读者在阅读欣赏时获得“突然领悟”、“心照不宣”、“回味无穷”的乐趣。如:“依稀瞧到”,就是说隐约看到,好像看到,也就是说没有看到。但在自我感觉上,“依稀瞧到”的确要比“没有看到”要好得多了,这当然是聊胜于无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了。其实“半拉子成语”不是成语,只是见到它后,人们就会想到相关的成语,在行文中,对“半拉子成语”作“说明”是极少的,更多的是要读者自己思索、自己发现、自己品尝的,若对成语知之不多,不仅会削弱在阅读欣赏时的种种乐趣,也会对作者意图不能深入理解。下面是一些具有“半拉子成语”的例句,可以看出作者使用这一类“成语”的意图,并从中体会到阅读欣赏的乐趣。第3期曾劲:“半拉子成语”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
④我不做梦,希望贪官污吏断绝,做官的人不染指,不中饱,只希望染指中饱之余,仍做出一点事迹[10]。⑤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10]。⑥但中国的狗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是地道的“狗东西”,它们或吠月,或吃屎,或挂羊头,或续貂尾,或仗人势,或拿耗子,形象极为不佳。⑦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俺两个衔环之报,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三折)例④中,由“染指”联想到“染指于鼎”,由“中饱”联想到“中饱私囊”。“染指中饱”是这两个四言成语的“他合式”。例⑤中,由“虎伥”马上会想到“为虎作伥”。之所以用“虎伥”,是为了突出“为虎作”的那个“伥”。由例⑥这句话,我们会联想到许多同狗有关的成语:蜀犬吠月、挂羊头买狗肉、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拿耗子。在例⑦这段唱词中,“月下老”和“凤鸾交”分别是“月下老人”和“凤友鸾交”的半拉子成语,是为押韵服务的。(二)题目中的“半拉子成语”。《金瓶梅》第六十四回回目“玉箫跪受三章约,书童私挂一帆风”中的“三章约”、“一帆风”也是半拉子成语,分别是“约法三章”和“一帆风顺”的简化、省说。书童和玉箫在花园书房的“好事”被潘金莲撞见,她乘机要玉箫“依我三件事”(“三章约”缘此而来),让玉箫做了月娘身边的“坐探”。书童“知此事有几分不谐”于是“席卷”而出,“搭在乡里船上(名副其实的‘一帆风’),往苏州原籍家去了。”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两个半拉子成语呢?为了回目对仗的需要。“约法三章”和“一帆风顺”不成对,“三章法”与“一帆风”就对上了。更主要的是回目中由于这两个半拉子成语,上下联的结构:主——谓——宾,也整齐起来了:“玉箫——受——约”对“书童——挂——风”。如果直接用原来的四言成语,那这回目就“破相”了!同样的道理,《镜花缘》回目“佳人喜做东床婿,壮士愁为举桉妻”中,“东床婿”和“举桉妻”分别是“东床娇婿”和“举案(桉)齐眉”的半拉子成语。《痛史》回目“忽必烈太子蒙重冤,仙霞岭义兵张挞伐”中,“张挞伐”是“大张挞伐”的半拉子成语。小说、剧本、影视篇(片)名用成语的并不稀罕。如明朝西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国产片《南征北战》、译制片《窈窕淑女》(美国)、汉译莎剧的《皆大欢喜》、《恶有恶报》等。但在篇名中用“半拉子成语”,更为别开生面,令人咀嚼而其味无穷。最明显的如《镜花缘》。在第一回中,百花仙子的一句话就在“点题”:“小仙看来,即使所载竟是巾帼,设或无缘不能一见,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其他如《好逑传》、《粉妆楼》自“君子好逑、粉妆玉琢”化来也是可想象的。现代作家张天翼的短篇小说《砥柱》,是用讽刺挖苦的笔触,描写了以黄宜庵为代表的一帮“乱世里的中流砥柱”、“经学研究会”的会员。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的“连城”,就是“价值连城”、“连城之珍”的“半拉”。《鹿鼎记》中“鹿鼎”竟然“半拉”出两个成语:中原逐鹿、中原问鼎!(三)人名中“半拉子成语”。有趣的是,有些人名,尤其是文人艺术家所取的笔名、艺名,似乎就是这种“半拉子成语”。明显的如:马识途、周而复、成方圆,苏步青(平步青云)、徐特立(独立而行)、任贤齐(见贤思齐)等。有些小说的人物,或由于形象、性格的需要,或由于内容、情节的需要,其姓名有的也利用这“半拉子成语”。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中就有此类名字。如:凤一鸣(《飞狐外传》)、范一飞(《侠客行》),英雄豪杰们谁不想“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再如丁不三、丁不四(《侠客行》),除去每天“定量”杀人意义外,他们两人在小说中的确是“不三不四”,而且还是“丁丁(顶顶,最最之义)不三不四”!再如余沧海(《笑傲江湖》),根据此人性格,绝不可能是“沧海一粟”,也不太可能是“沧海遗珠、沧海桑田”,很有可能是“沧海横流”!其他如石破天(石破天惊)、马行空(天马行空)、岳不群(卓而不群)、张若谷(虚怀若谷)、萧中慧(秀外慧中)、王语嫣(语笑嫣然)、凌退思(退思补过)(以上人名依次见金庸作品《侠客行》、《飞狐外传》、《笑傲江湖》、《碧血剑》、《鸳鸯刀》、《天龙八部》、《连城诀》)无不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上述这些成语。有些名字甚至可以半拉出不止一个成语,如陶成章,相关成语有:出口成章、下笔成章、顺理成章、斐然成章等。有的可半拉出二十来个。有一叫高远的,首先让人想起“高瞻远瞩”来,如果按这个“高×远×”结构,那么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就可找出“高才远识、高明远见、高举远蹈、高情远意”等21个!另外,还有一种不是成语的“成语”笔者叫它“无形成语”,那就更不是成语了,它连成语的“形体”都没有了,只留下了成语的“影子”。但我们只要一看到这些“影子”,脑海中马上就会闪现出相关成语的形体。说明白些,“无形成语”指的就是那些省略了歇后部分是成语的歇后语,如:“小和尚念经”,说时不把歇后部分的“有口无心”讲出来,但听者则会“自觉”地想到“有口无心”,那么,这时的“有口无心”就成了“无形成语”。确切地说,省了歇后部分的歇后语只是“无形成语”的“影子”;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其用意更深,其味道更浓,更耐人寻味。